您现在的位置是:升世新闻网 > 科技 >
新华网三评之三:既要“看家神器”,更要邻里
科技 人已围观
简介“家门口到底能不能装摄像头?”近日正式实施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回应了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。……...
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题:既要“看家神器”,更要邻里和谐
新华网记者康锦谦
“家门口到底能不能装摄像头?”近日正式实施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回应了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。
新规明确,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,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,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、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。
在家庭安防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,监控设备已成为许多家庭的“看家神器”。然而,当摄像头的视角无意中覆盖到邻居的日常生活空间时,不仅可能引发邻里矛盾,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
按照新规的界定,具体来说,如果摄像头持续记录邻居家门口的人员往来、频繁拍到邻居的脸等,就可能超出了法律规定的“保护自身人身安全、财产安全”的必要限度,存在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”的嫌疑。
不久前,某地方法院强制执行了一起因安装监控摄像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。诉讼过程中,法院经现场勘查认定,被告安装的摄像头确实能够记录原告家庭成员出入情况、访客信息等私人生活内容,在特定角度还可能拍摄到室内场景,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。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拆除监控设备并销毁相关录像资料。
家门口装摄像头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,而事关公共安全与他人隐私。在摄像头照得到的地方,需要法律划定物理边界;在照不到的人心深处,更需要建立隐私尊重的精神边界。
“安装前多沟通,总比事后闹纠纷强。”一位网友的留言道出了问题的关键。在实际操作中,不妨在安装前主动与邻居协商,明确监控范围;安装时通过技术手段限定拍摄区域,避免镜头对准邻居门窗等私密空间。
远亲不如近邻。家庭安防设备安装的初衷是守护安全,而非制造隔阂。毕竟,真正的安全感不仅来自技术防护,也来自于和谐共处。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
近期,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,或自编自导自演、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,以此吸粉引流、非法牟利。…………青海开启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生新范式
4月18日,中国联通与天合光能联合主办的“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全容量并网仪式”在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四期...……易观千帆发布“三度用户体验管理标准”
3月27日,易观千帆在京正式发布“金融行业三度用户体验管理标准”。…………赛力斯张兴海:以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新形
3月27日,重庆汽车行业第36届年会拉开帷幕。…………鸿蒙操作系统 5深度赋能 华为Pura
当阔感体验与鸿蒙生态形成联动反应,消费者将体验的是更加智慧、流畅、高效、安全的数字生活。这场由Pura X开启的终端革命...……面对网络“开盒挂人”,我们应该怎么办
一旦“开盒挂人”“人肉搜索”的“潘多拉魔盒”打开,我们都不会是赢家。…………“高精一张图”落地江苏高速 打造“空地
近日,在第二十七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,高德地图与江苏交控联合宣布“高精一张图”项目已成功落地江苏高速,通过整合多源动静...……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走进庆阳 共探AI
3月26日,“异构智算,纵横未来”——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携手生态合作伙伴、客户走进燧弘华创庆阳绿色智算中心,共同见证了...……